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这篇只是为了丰富乌利亚穿越回去的世界观,讨厌过多理论词汇的读者老爷,也可以忽略跳过这一篇)

受限于婴儿的躯体,伟大的乌利亚也不能做太多超过婴儿状态的动作,这反倒给了他非常多的时间思考。

当然了,他饿了也会跟着自己的兄弟卡西利亚斯一起哼哼。

屁股里有不舒服的感觉了,也会摆动起自己肥硕的身躯。

除此之外,他已经学会了一边跟着兄弟卡西利亚斯哼哼唧唧,一边进入他更深层次的冥想。

他这一次的回归,并不是盲目的。

他颇为自信地准备了一堆他认为需要的知识,半颗龙心带来的近乎永生的力量本应该是祝福,可到头来几乎成了他的诅咒。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乌利亚已经释然了,他学会了时间的河流里,气定神闲,老实说,抛开怨气,其实龙心也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比如他的记忆力变得很强悍了,已经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

他现在充分地认为,人族的未来,就是人族的过去。

这种过去古老的它们的源头,在哪里,乌利亚还不知道。

但他可以知道的是:21世纪的人类正在大力发展AI,而AI是需要语言和字符的,AI或多或少需要一个物质的形体(无论是不是在云上,都需要消耗能量,需要硬件的支持),而同时数学是AI功能实现的底层逻辑,而语言是AI的具体描述和表达。

基于这样的未来,乌利亚已经有了一点眉目:它们也许能预言人族和蛮族,以至于整个世界,也许就是基于它们是基本的一套秩序,它们并不在人们之外,它们在人们之中!

这是乌利亚第一个大胆的判断,也是他这一次回来有信心找出它们的关键!

他的另一个大胆的判断:

人类普遍认为AI是虚拟的,那因此:神灵会不会也认为人类,其实也是虚拟的?

每当人类(智能生物)智能超越神的科技奇点时,神祇会不会害怕被超越?然后会不会将人类还原成原始数据呢?(底层字符呢?)

黑月时,灵魂能力似乎变得极强,物质世界的比重因此下降。

说到“物质”就不得不提起整个21世纪的人类的信仰基石——科学。

科学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种说法可以追述到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其实都是由极其微小却坚不可摧,且不可再分的微粒所构成。

这就是科学中著名的“微粒说”,也是世界各国花了大力气去建造设计大型强子对撞机真正想要做的事:把一颗砂砾不停地切割成两份,最终必然会留下一份不可切割的本源微粒。

这种本源微粒,就是叫做“原子”。

希腊语愿意既“不可切割”的。

这变向也诞生出了后世的一派理论“决定论”,这一派的人们认为:只要人们一旦掌握了所有原子的运动规律,就可以轻松预测(预言)任何时刻,任何空间里的未来和过去。

他们这一派把世界,整个宇宙看成某一种精密运转的钟表:上一刻,就决定了下一刻。(牛顿,爱因斯坦或多或少,其实都是这一派的拥趸。这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其实某种意义上一直站在量子力学对立面的原因,因为他不相信混沌,或者说他认为混沌只是因为基于现有的条件不足,没有找到全部的背后规律。)

经典物理指引下,人们已经开始预测整个太阳系的基本运动规律了,这种预测能力,也自然让人把牛顿当做了那个时代的神祇来膜拜。

因为牛顿几乎可以轻松预测月全食,日全食了,这在古代只有巫师才能办到(几乎也都办不到,偶尔有几个办得到也没有准确的记录和准确的计算公式。)

其实如果让乌利亚举例说明的话:我们玩桌球(撞球),我们基于现有桌面上的球的各自位置和状态(主要是:相对的静态),然后通过掌握我们手里的球杆的力度,角度,就可以预测撞击后各自的大体走向(这就是预言,预测,而且一般有经验的玩家都有不错的预测的能力。)

但随着乌利亚在灭世后生存地深入,他渐渐已经不满足于这种经典的状态,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跳入了他的世界,这就是“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大家总有一个误解,认为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实,一个完全被数字方式精确描述的系统,即便没有外部因素的干扰,它也有可能变得完全无法预测。

这就是乌利亚之前穿越的最大感受,他们似乎了解一切秩序,其实对秩序背后的混沌却一无所知。

人们对混沌系统还有一个很大的误解:混沌并不是指事物的复杂性超越了某个无法计算的临界点,然后进一步变成了一个不可预测的混沌状态。混沌其实也可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物,一个人们非常熟悉或者简单的法则,在没有任何随机性因素干扰下,也会变得混沌。

这就是确定封闭系统的内在随机性,比如:BZ化学反应。

另一个混沌系统的运行轨道对初始值的极度敏感,比如:蝴蝶效应。

简单说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初始值因子可以导致后续发展的不确定。比如自然世界里,任何叶脉都有自相似性,又绝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

所以数学逻辑上:1和1没有区别,仿佛两片叶子也应该是这样,但一旦放到混沌的世界里去,数学就变成了似乎是对的,其实是错的。

这就必须引入语言进一步描述,不然人类或别的智能生物计算力就会明显不够,他们会用数学去抽象,找一个近似的描述,因为他们其实心底知道自然世界没有两个相同的“1”,但人们就是固执地用叶子来描述所有的叶片。

因此,乌利亚发现在时空背景下,事物会从清晰变得模糊,甚至混沌这个方向发展下去。

所以有序是建立在无序的基础上的,无序又是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的。

当乌利亚了解到“决定论”不是科学,而是哲学时,他就释怀了。科学可以证伪,而哲学很多时候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也许这也是人类的工具不够的关系。


页面连接:http://www.survivaltimepe.com/txt_0_axaex/fjnxsejs.html

59文学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22中文网书本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